第四十二期“人文学”学术沙龙暨第二期青年学术工作坊

作者:外文中心        时间:2022-11-10

中心举办德法哲学中的审美共感从古典到现代

第四十二期人文学”学术沙龙暨第二期青年学术工作坊



6月18日,由中心主办的第四十二期人文学”学术沙龙暨第二期青年学术工作坊在北校区科研楼一楼会议室顺利举行,此次主题为“德法哲学中的审美共感:从古典到现代”,该活动同时系由广州高校青年学者发起的岭南跨学科学术工作坊”系列的第一期,有来自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以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高校共12位青年学者出席,此次议题涉及哲学与文学的交叉研究,共进行了两组主题发言,中心及校内外多名硕博研究生、本科生参与交流。

会议开场由此次工作坊召集人中心专职研究员李日容老师介绍各位与会学者和此次工作坊的主旨。上半场由中心专职研究员许栋梁博士主持,中山大学哲学系江璐副教授、暨南大学哲学研究所刘凤娟副教授、中山大学哲学系黄子明副研究员依次做报告。江璐副教授的报告《康德审美判断力中想象力的功能》,从想象力在哲学史上的主要内涵谈起,对想象力在康德审美判断中的主要功能进行了阐发,指出审美判断中的想象力主要体现为一种创造性的想象力produktive Einbildungskraft)(而非“复制性的想象力”(reproduktive Einbildungskraft))。中山大学哲学系黄子明副研究员对此评议,双方就想象力在文艺研究与哲学研究中的差异与关联进行了深入探讨。刘凤娟副教授的报告《伽达默尔的时间距离概念》,以伽达默尔的“时间距离”概念作为切入点,展示伽达默尔的时间观与传统时间观现象学时间观尤其海德格尔时间观的关联和不同之处,并就伽达默尔诠释学中的奠基性地位进行了阐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李日容老师对此评议,双方就伽达默尔时间观与海德格尔时间观的一些具体关联,及其对文艺研究的影响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黄子明副研究员的报告《杜夫海纳对“情感先天”的发生现象学阐释》,从情感先天的问题结构客体性的宇宙论”先天“存在论”先天主体性的“呈现”先天和“再现”先天情感范畴作为对“情感先天”的先天认识情感先天作为先验主体的存在深度等方面对杜夫海纳有关“情感先天”的发生现象学阐释作了系统的论述,中山大学张云翼老师对此评议,双方就现象学的“先天”“发生”等概念的内涵作了进一步的交流。

        工作坊下半场由中心专职研究员戎琦老师主持,中山大学哲学系周小龙老师、中山大学哲学系张云翼老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德语系程林副教授依次做报告。周小龙老师的报告《符号与被描述者的共情——诺瓦利斯的魔术唯心论》认为在诺瓦利斯的魔法唯心论中,共情不仅仅是主观的情绪,而且还具有形而上学的意义,因为它指出了思维与存在、心灵与身体、观念与实在、理性秩序与存在秩序深层次的同一性,就此而言,诺瓦利斯的思想不仅继承了费希特的主体性哲学,而且还表现为观念实在论(Ideal realismus)或者先验哲学化的斯宾诺莎主义。中山大学谢裕伟老师对此评议,双方就魔法唯心论与费希特主体性哲学的内在关联作了进一步的交流。张云翼老师的报告《“创世比例数”与“五度相生律”——论柏拉图哲学中音乐的有限性与完满性》,通过《蒂迈欧篇》中柏拉图对宇宙之运动原则“比例数”的解读,以及“比例数”之基本运作与“五度相生律”之亲缘关系的阐述,一方面展现了音乐因其与理念的亲缘性而具备着完满性;另一方面,鉴于宇宙是神之完满性的摹本,由此音乐所具有的完满性也并非尽善尽美。因而,柏拉图在将包括音乐在内的文艺教育视为教育之开端的同时,也对其的局限性作出了规定。中山大学哲学系刘作副教授对此评议,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张巧老师就音乐哲学的一些基本问题,并结合当下文艺理论方面的一些研究,与两位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程林副教授的报告《“奥林匹娅让我们感到恐惑不安”:霍夫曼早期机器人叙事与恐惑美学》,以恐惑(das Unheimliche)美学作为切入点,详细探讨了E.T.A.霍夫曼在《沙人》中塑造早期机器人奥林匹娅“恐惑”形象及其内涵,主要体现为人的异化复制,进而威胁了人的自我和“它者”认知,鉴于其的语言修辞、虚实搭配和叙事策略等艺术特点,霍夫曼对技术的施魅激发了早期机器人引发恐惑感的潜能,从而使小说字里行间的恐惑灵韵和氛围也超越了其他理论探讨的范畴。张巧老师对此评议,并就想象力、图像等在恐惑美学乃至文艺美学中的地位与作用问题与报告人及在座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工作坊在自由、热烈的讨论氛围中完满结束。最后由李日容老师总结,她认为跨学科交流非常重要,希望以后能够继续将此系列的工作坊举办下去,以为青年学者打造一个跨学科学术交流平台,活跃学术气氛,加强学术讨论与交流。



附:此次工作坊议程

第四十二期“人文学”学术沙龙暨第二期青年学术工作坊:德法哲学中的审美共感——从古典到现代

开场 9:00—9:10 (工作坊召集人:李日容)

一、上半场 9:10-10:40(主持人:许栋梁 每人30分钟,其中发言20分钟,评议/讨论 10分钟)

 (中山大学) 康德审美判断中想象力的功能(评议人:黄子明)

刘凤娟(暨南大学) 伽达默尔的时间距离概念(评议人:李日容)

黄子明(中山大学) 杜夫海纳对“情感先天”的发生现象学阐释

(评议人:张云翼)

茶歇:10:40-10:50

二、下半场 10:50-12:20 (主持人:戎琦 每人30分钟,其中发言20分钟,评议/讨论 10分钟)

周小龙(中山大学) 符号与被描述者的共情——诺瓦利斯的魔术唯心论

(评议人:谢裕伟)

张云翼(中山大学) “创世比例数”与“五度相生律”——论柏拉图哲学中音乐的有限性与完满性(评议人:刘  作)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霍夫曼的早期机器人叙事与恐惑美学

(评议人:张  巧)

总结  12:20-12:25  (工作坊召集人:李日容)

时间:2022618日(周六)

地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北校区科研楼一楼会议室

主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人文学中心)

与会人员(按照姓氏拼音排序):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语学院)

黄子明 (中山大学哲学系)

  (中山大学哲学系)

凤娟 (暨南大学哲学研究所)

李日容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

(中山大学哲学系)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 研究生)

许栋梁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

谢裕伟 (中山大学哲学系)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周小龙 (中山大学哲学系)

张云翼 (中山大学哲学系)

附:岭南跨学科学术工作坊简介

《庄子·天下篇》叹曰:“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道术将为天下裂”。在“思想家淡出、学术家凸显”(李泽厚语)的二十一世纪,我们更能感受到学术的分化、细化、专业化在推进研究的同时,也限制了理论视野和思想格局,使人常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憾。整全的世界图景逐渐被遗忘,思想的创造力也日趋式微。有感于此,“岭南跨学科学术工作坊”意图以文史哲为基础,汇聚各学科的学术工作者,就共同关心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展开讨论,和而不同,取长补短。工作坊拟每年组织4-5次活动,每次活动集中探讨一个跨学科的主题。我们期待,跨学科的视野能促成实质性争鸣和相互启发,从而使我们能以更宏阔的思想与文化视野来界定自身的学术使命。

工作坊迄今已举办了三期,即今年6月18日,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筹办了以“德法哲学中的审美共感”为主题的会议,是为该系列工作坊的第一期9月18日,主题为“历史意识与未来世界”的第二期活动在暨南大学举办10月15日,以“艺术与想象”为主题的第三期活动华南师范大学举行。


工作坊发起人:

李日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刘凤娟(暨南大学)

巧(华南师范大学)

谢裕伟(中山大学,总联络人)

周小龙(中山大学,总联络人)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院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北2号
电话:020-36209501020-36209501(外线)/ 1775(内线)  邮编:51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