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2日上午,广外外国文学文化研究院“外国文学文化云山讲坛”第十五讲在广外白云山校区第七教学楼607室成功举行。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张辉教授应邀做了题为“三个关键词中的比较文学”的讲座。此次活动由外国文学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刘茂生教授致欢迎词,外国文学文化研究院程林副教授主持。中国语言文化学院院长陈恩维教授、汉语言文学系邱业祥教授,英语语言文化学院王冬青教授、杨静教授等校内数十名专家和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海报
讲座伊始,张辉教授以具有跨文化元素的生活实例为先导,展示出几幅体现文化交错的图片,例如非典型西方风格的西班牙建筑和兼具基督教与中国元素的澳门大三巴牌坊(Sanit Paul),并借此解答了“Comparatist到底关注什么?”的问题。同时,张教授还解读了翻译作品中常见的误读或转义现象,例如麦克尤恩(Ian McEwan)作品《追日》(Solar)的中文译名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而当黑塞(Hermann Hesse)作品《悉达多》(Siddhartha)被译为《流浪者之歌》时,已被赋予了过多弦外之音。张辉教授指出,在文学翻译过程中所遗失的东西需要比较文学学者重点关注。
讲座现场
接下来,张辉教授以不可回避的“什么是比较文学?”的问题为导向,回顾了巴斯奈特、布吕奈尔和雷马克等学者的“比较文学”定义,从现有共识出发、多方面理解“比较文学”概念。张教授着重解读了定义中的关键词,进而解读不同定义间的共性。首先,张教授强调了巴斯奈特定义中提到的文学间通过“比较”得以实现联系的原因,即比较文学对象的不确定性、其边界的模糊以及其方法论与其他学科的“重合性”。他认为,所谓“比较”,实际上鼓励我们寻求新的途径和可能性,去打破语言文化的界限或学科的界限。值得注意的是,比较文学具有超学科的悖论性学科特征,它既超越已有学科,又彰显了这些学科的特征,同时期望保留对世界多样性的认识,接受多样的解释与定义。其次,对于比较文学的关键词之一“跨”的理解,比较和区分了“跨学科(inter-discipline)”、“跨文化(cross-culture”和“跨民族/国别(trans-national)”三组词语的英文前缀“inter-, cross- and trans-”,指出三种前缀看似相似,实则各有侧重,即“互为”、“跨越”和“改变”。三者都统一地指向了比较文学的最终目标:研究人类精神领域的关系。
基于此,张辉教授围绕“跨越”、“复数”和“他者”三个关键词,结合教学和研究经验,进一步延伸了对“什么是比较文学?”问题的理解。张教授强调,“跨越”意味着打破固有界限,但不是跨越方法和视角带来了新的事实,而是既有事实需要我们超越单一的视角,走出固定的语言和文化的局限乃至牢笼。实际上,“跨越”概念无限接近文学的自身特性:“文”在汉语字典中代表“交错”,文化在形成的过程中蕴含着多元文化的融合、并存和跨越;换言之,文化本身就意味着跨文化。而“复数”意味着突破惯性思维,明白事物的内涵和所指“永远大于等于二”,这要求我们善于发现并主动理解世界的多元性;比较文学会带领我们跳出观念的僵化,向着人性的复杂等更高意义上跨越,最终认识世界的多样性。“他者”则意味着坚守对话立场,但永远像新的可能性敞开。比较研究通过跨越,既是为了从根本上告别简单思维,也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他者,并通过他者更好地理解我们自身。
张辉教授的讲演结束后,与会师生与张辉教授进行了热烈交流。陈恩维教授、邱业祥教授和王冬青教授都结合自身研究与张辉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随后,程林副教授对此次活动进行了简短总结。参加讲座的师生们表示,通过张辉教授的讲解,他们对于比较文学的定义、内涵和范式有了新的理解。(通讯员:王之梦、杨丰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