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
工 作 简 报
(2022年第1期)
中心办公室编 2022年9月10日
本期目录
中心动态································································ 1
科研进展································································ 3
学术交流································································ 5
人才培养······························································· 11
【中心动态】
1.中心组织完成2021-2022年度先进个人推优
根据学校《关于评选2021-2022学年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知》的相关规定,经个人报名、集体推荐,中心考核领导小组决议,推荐庞好农老师为2021-2022学年度先进个人。
2.中心完成2021年教师职称评审专家推荐工作
中心根据学校关于2021年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以及工作安排要求,组建了中心本届职称评审专家推荐小组。经审核学院专家推荐小组成员结构合理,组员资格均符合学校文件规定。3月17日,职称评审专家推荐小组全体成员根据相关文件规定,综合评议,并以无记名投票表决方式最终确定推荐李日容老师参加学校2021年职称评审副高职称申报。
3. 中心协助完成云山学者考核工作
2022年4月,根据人事处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中心完成了对云山“杰出学者”庞好农教授的期满考核工作。
4.中心完成2022年度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库更新工作
2022年3月,按照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库建设的通知》(国教督办函〔2020〕24号)、教育部学位中心《关于开展2022年度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库更新与报送工作的通知》(学位中心函〔2022〕1号)要求,我中心组织完成了2022年度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库更新工作。
5.中心完成疫情期间研究生管理和中心日常管理和防控工作
2022年上半年,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中心积极配合国家学校的防控工作,坚持学生每日健康打卡,掌握学生动态,教师每日健康上报,完成毕业学生离校工作,积极进行防疫宣传和防疫物资的发放。
【科研进展】
1.基地上半年专兼职研究人员科研成果突出
2022年1月至6月,基地专兼职研究人员在科研领域深耕细作,共发表学术论文6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5篇),出版学术著作2部。具体成果如下:
学术论文类
序号 |
姓 名 |
排名 |
论文名称 |
发表刊物 |
发表时间 |
1 |
庞好农 |
唯一 |
从反讽性幽默到延宕性幽默——《越境黑夜》中的幽默诗学 |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
2022年3月20日 |
2 |
庞好农 |
唯一 |
从《松岛》探析波施曼笔下的墨菲效应与心理演绎 |
外语研究 |
2022年4月7日 |
3 |
李日容 |
唯一 |
海德格尔的时间性此在与人工智能发展的自主性难题——兼论德雷福斯人工智能批判的局限性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2年1月15日 |
4 |
许栋梁 |
唯一 |
想象的“后人类共同体”:科幻电影中的共同体景观生产及其消费批判 |
云南社会科学 |
2022年3月16日 |
5 |
杨可 |
唯一 |
作为后现代主义现象的俄语游戏式去缩略语化ИГРОВАЯ ДЕЗАББРЕВИАЦИЯ В РУССКОЙ РЕЧИ КАК ПОСТМОДЕРНИСТСКИЙ ФЕНОМЕН |
乌拉尔语文学刊 |
2022年6月1号,第2期 |
6 |
刘金举 |
唯一 |
風景としての「蠅」による心象的イメージとその象徴的意味(作为风景的“苍蝇”的形象及其意义) |
日本语言文化研究
|
2022年5月30号 |
学术著作类
序号 |
姓 名 |
排名 |
著作名称 |
出版单位 |
出版时间 |
1 |
庞好农 |
第一 |
非裔美国小说艺术研究 |
科学出版社 |
2022-06-01 |
1 |
茅银辉 |
第二 |
Michał Boym SJ and His Contribution to the Process of Understanding Chinese Culture《卜弥格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与研究历程》 |
亚当•密茨凯维奇大学科学出版社(Wydawnictwo Naukowe UAM) |
2022-06-01 |
【学术交流】
1. 中心举办“20世纪中西方文学批评”专题讨论
3月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鉴传今教授应邀参加阐释学研究院与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关于“20世纪中西方文学批评”专题讨论。鉴老师指出上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性”对中国当代思潮和学术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涉及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比如用“现代性”的观念重启中国文学史;它既是一种观念、一种思想、一种哲学思想方式,也是一种思考问题框架。不仅如此,“现代性”也是整个近代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发展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同时,鉴老师还梳理了“现代性”的源起、发展脉络;并从各个维度对比中西“现代性”的差异。最后,鉴老师推荐了相关研究参考书目。鉴老师发言后,大家纷纷表示对近代文学批评理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受益匪浅。
2. “云山讲座教授”周启超:作为比较文学学科之深化的“比较诗学”
5月20日,我校“云山讲座教授”周启超教授主讲外国文学文化中心“比较文学前沿问题”系列讲座,在“云端”为中心师生带来题为“比较文学与比较诗学”的线上专题演讲,中心及校内外师生数十人参加,讲座由中心许栋梁博士主持。周启超教授从“诗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历史与现状切入,从学科的发展、危机和深化的角度,提出“比较诗学”作为文学理论跨文化比较之于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意义;随后举隅梳理了钱钟书、瓦西里·阿列克谢耶夫、雷勒·韦勒克不同文化系统的研究者的比较诗学理论和研究实践,对比较诗学的理念、资源、路径、代表成果、学术机构创设与学术活动开展等展开了系统性的历史考察,对比较诗学与“理论热”的渊源,比较诗学与“比较文化”的走向等问题深入辨析,讲座持续了近两个小时,取得了良好的学术效果。
【人才培养】
1.中心七位博士生顺利通过博士论文开题答辩
(1)2022年3月5日,中心2020级博士生李安恒顺利通过博士学位论文开题答辩会。李安恒同学的学位论文题目是《利玛窦跨文化融通观研究》。答辩委员会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徐真华教授、陈穗湘教授、林玮生教授组成。
(2)2022年5月22日,中心2020级博士生邱爱梅顺利通过博士学位论文开题答辩会。邱爱梅同学的学位论文题目是《追寻自我:人本营销的机理与应用研究》。答辩委员会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郑立华教授、董金伟教授、付桂芳教授组成。
(3)2022年6月10日,中心2020级博士生王苑苑顺利通过博士学位论文开题答辩会。王苑苑同学的学位论文题目是《欧内斯特·J·盖恩斯长篇小说之哥特空间叙事研究》。答辩委员会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张欣教授、方开瑞教授、刘茂生教授组成。
(4)2022年6月10日,中心2020级博士生田克萍顺利通过博士学位论文开题答辩会。田克萍同学的学位论文题目是《印度神话中身体符号的诗性表达》。答辩委员会由兰州大学张进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刘波教授、陈恩维教授组成。
(5)2022年6月10日,中心2020级博士生龚玲顺利通过博士学位论文开题答辩会。龚玲同学的学位论文题目是《物质生态批评视阈下安妮•普鲁小说的“物之元道”思想研究》。答辩委员会由兰州大学张进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刘波教授、陈恩维教授组成。
(6)2022年6月22日,中心2019级博士生李方擎顺利通过博士学位论文开题答辩会。李方擎同学的学位论文题目是《实用主义对安乐哲儒学诠释的影响》。答辩委员会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林玮生教授、王毓红教授、何明星教授组成。
(7)2022年6月22日,中心2020级博士生张阿娜顺利通过博士学位论文开题答辩会。张阿娜同学的学位论文题目是《弗朗索瓦·于连“中庸”思想的成就及意义》。答辩委员会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林玮生教授、王毓红教授、何明星教授组成。
2.中心两位博士生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1) 2022年5月20日,中心2016级博士生智辉 (Vivek Mani Tripathi)顺利通过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智辉同学的学位论文题目是《从<白鹿原>和<肮脏的裙裾>看中印两国农村社会的变迁》。答辩委员会由武汉大学的王战教授、广西民族大学的杨令飞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陈穗湘教授、杨晓敏教授组成。答辩委员会一致认为该论文已经达到了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同意智辉同学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建议授予其文学博士学位。
(2)2022年5月22日,中心2017级博士生朱苑苑顺利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朱苑苑同学的学位论文题目是《大学“教师尊重”的当代内涵及其实践研究》。答辩委员会由广州大学的麻彦坤教授、广东财经大学的张向阳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郑立华教授、董金伟教授、付桂芳教授组成。答辩委员会一致认为该论文已经达到了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同意朱苑苑同学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建议授予其文学博士学位。
3.中心评选出4名博士研究生获2021年研究生国家助学金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实施细则(试行)》有关要求,经研究生本人申请,外文中心进行初评,评选出4位研究生接受研究生助学金。
6.“比较文化研究”博士点2022年博士研究生录取工作顺利结束
2022年5月,我中心“比较文化研究”博士点2022年博士研究生录取工作顺利结束。此次报考反应热烈,根据择优录取的原则,共有3名考生成为“比较文化研究”博士点第十四届博士研究生。